这是一号坑第三次考古发掘发现的将军俑。
一号坑的第三次考古发掘开始于2009年,发掘面积约430平方米,目前共清理陶俑220余件、陶马16匹、战车4乘,以及车马器、兵器、生产工具等。
这是一号坑第三次考古发掘发现的彩绘俑头。
据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员申茂盛介绍,一号坑的建筑结构为框架式,与厢椁式陪葬坑相比技术较为原始,可推知其在陵园中修建较早。同时,这次考古发掘还取得了多项突破:明确了武器的种类与配属,清理出俑坑中第一面盾牌,确认了特殊俑的职能,并初步厘清军阵的排列规律。申茂盛说,此次考古发掘还明确了陶俑的制作程序:陶俑在塑出大型后,先作细部雕饰,然后再粘接双臂。
这是一号坑第三次考古发掘发现的盾。
秦兵马俑陪葬坑是秦始皇帝陵园外围的一组大型陪葬坑,其中一号坑面积最大,平面呈长方形,总面积14260平方米,按照排列密度估算,全部发掘后可出土陶俑、陶马约6000件。
孙桢:凝聚应对气候变化共识 发挥公众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创造力******
中新网北京11月12日电 中国代表团副秘书长、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一级巡视员孙桢11日在此间指出,影视作品能够有效地运用光影艺术联结不同地域和文化,凝聚应对气候变化共识。我们高度重视发挥公众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创造力。
11月6日至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在埃及海滨城市沙姆沙伊赫举行。当地时间11日,第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新闻发布会在第27届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7)期间举行。孙桢在该新闻发布会上作出上述表示。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项目官员Miguel Naranjo表示,人类更习惯于通过故事了解和记忆信息知识。为此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组织与影视娱乐行业加强合作,不断探索。中国(深圳)气候影视大会是我们支持的重要项目之一。期待与大会进一步加强合作,吸引更多利益相关方参与,共同致力于实现《巴黎协定》目标。
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创始人、深圳市航都文化公司董事长陈素平宣布,第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的各项筹备工作正式启动,诚邀各方参与支持。据悉,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累计征集气候主题影视作品一万多部。(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