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家帮助村民拍照。 褚子强 摄
全家福,作为一家人情感的纽带,以及团圆时刻的记忆,记载着一个家庭的幸福与成长。据村民介绍,村中部分老者十几年从来都没有拍摄过像样的“全家福”,一听说有专业摄影师来为他们拍照,便拖家带口来到古街,等着摄影师为他们拍“全家福”。
“其实之前也想拍‘全家福’来着,但是因为不方便就没去了,没想到这次能在家门口体验到专业摄像师给我们带来的服务,心里很开心。”东山村村民陈大伯说。
摄影家帮助村民拍照。 褚子强 摄全家同框,定格的是一个个小家庭团圆幸福的瞬间,一张张幸福的笑脸,也折射出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今年是我们第七年进行这个活动了,今天一共拍摄了140多张照片,虽然需要提前准备东西,但是在为村民们拍照时还是很开心,收获满满。”蕉城区摄影家协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们的精神状态也随之转变;希望通过免费拍摄全家福的活动,为村民们留住光阴、守住幸福,让大家感受到来自镜头一端的温暖。
摄影家们拍摄的好看的“全家福”。 褚子强 摄记者了解到,今年蕉城区摄影家协会还前往了三都镇,为村民进行“全家福”拍摄。
全家福拍摄公益活动是蕉城区摄影家协会近年来举办的一项重要文化惠民活动,目前已连续举办七年。该协会利用春节期间村民回家团圆的时机,组织摄影志愿者深入乡村为百姓送去节日里的特别“礼物”,把民众的新春祝福定格在“全家福”图片中,留住精彩的瞬间,让民众度过一个愉快的新春。(完)
“土家鼓王”彭承金:致力传承土家族摆手舞****** 中新网恩施12月15日电 题:“土家鼓王”彭承金:致力传承土家族摆手舞 作者 武一力 郭晓莹 “大家一起来摆手!”14日,位于湖北省来凤县百福司镇的茶堰坪摆手堂内,随着彭承金一声呐喊,鼓点落下,铜锣响起,30余身着土家族传统服饰的村民围成一圈,跳起原生态摆手舞。 摆手舞是土家族古老的传统舞蹈,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源于百福司镇,流传在鄂、湘、渝、黔交界的酉水河和乌江流域,有“东方迪斯科”之称。今年11月,百福司镇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图为12月14日彭承金正在为摆手舞击鼓 周星亮 摄今年55岁的彭承金是摆手舞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他介绍,摆手舞特色浓郁,粗犷有力,有单摆、双摆、回旋摆、老鹰展翅等动作。每逢佳节,或迎接宾客时,土家人常借歌舞表达喜悦。 “镇上世代以农耕为本,民风淳朴,唯爱摆手舞,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年幼孩童,可以说只要能走路的,都能跳两下。”彭承金说。 彭承金是土生土长的百福司镇舍米湖村土家族人,6岁开始习舞,7岁的时候,他用木棒、石头偷偷练习敲打锣鼓,成为村里年龄最小的鼓手。来凤县地处偏远,和许多村民一样,彭承金家里条件不好。13岁时,他许下两个愿望:一是长大后要修路,带着村民富起来;二是传承土家摆手舞。 图为12月14日彭承金正在击鼓 武一力 摄原生态的摆手舞由农耕活动变化而来,脚手同边舞动,屈膝下沉,刚劲有力。彭承金是个“左撇子”,并且身材健壮,击大鼓鸣大锣,节奏鲜明。 2009年,彭承金被百福司镇评为“土家鼓王”。从那以后,他的干劲更足了,每年带领村民在村里的摆手堂演出200场以上,为乡村旅游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村子里开始铺路,修缮房屋。 为将土家族摆手舞传承下去,彭承金除常年组织村民练习摆手舞、击鼓鸣锣以外,还经常到社区、高校进行教学。重庆和湖南的村民也会慕名来欣赏摆手舞,大家因此结下深厚的友谊。 土家族摆手舞逐渐走向全国,走向海外。近年来,彭承金带领村民前往澳大利亚、泰国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过文化交流演出。 彭承金表示,愿永远做个民族文化的守望者和传播者。“我一生都在做这一件事,传承土家族摆手舞,这是我的初心,我的信仰。”他说。(完)
|